谨防上当受骗!六盘山投融资集团发布声明
为维护公司合法权益,保护社会公众财产安全,保障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公司特此严正声明如下:
一、宁夏六盘山产业扶贫开发投融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投融资集团”)是依法设立的固原市属国有企业,从未也绝不会授权任何第三方或个人以公司名义向社会公众开展任何形式的民间借贷、网络借贷或公开举债业务。所有声称代表投融资集团及其下属子公司进行的此类行为均与本公司无任何关联,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经济纠纷及债务风险,均由行为人本人承担,与本公司无关。
二、任何盗用、冒用公司名称、证照的行为均属严重违法,对任何侵犯投融资集团及其下属子公司权益的违法行为,将采取一切法律手段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敬请提高警惕,注意辨别真伪,谨防上当受骗。在进行任何投资或借贷违法活动前,务必通过投融资集团及其下属子公司公布的联系方式进行核实确认。公司服务电话,公司办公地址为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中山北街158号电商孵化园5楼。
四、如遇到或发现任何可疑情况,请立即向本公司或公安机关等单位依法举报。公司举报专线。
注:宁夏六盘山产业扶贫开发投融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固原市创益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固原联众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固原扶贫开发投融资有限公司、固原市小额再贷款有限公司、固原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开发有限公司、固原市创发营销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商业航天领域投融资持续活跃
近期,商业航天领域投融资持续活跃。9月28日,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河动力”)顺利完成D轮融资,融资总额共计24亿元。就在不久前的9月18日,星际荣耀航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际荣耀”)完成D+轮融资首批资金7亿元交割。
此外,今年以来,北京微纳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商业航天企业陆续启动上市辅导。
“我们正在进行申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按照计划,D+轮融资将成为星际荣耀上市前最重要的一轮融资,这轮融资的部分资金将会用于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研发。”星际荣耀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李勇鹏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未来两年,随着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规模化投放,低轨星座高密度组网,卫星互联网、物联网等应用全面落地,商业航天产业有望实现商业闭环。
从上述两笔融资的投资方来看,星河动力的投资方包括北京市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基金,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及南京六合区各级投资平台,四川产业振兴基金投资集团旗下四川制造业协同基金和四川区域协同基金等。星际荣耀本轮融资则由成都先进资本旗下基金成都市重大产业化项目二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领投,成都空港创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旗下基金、成都盈远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基金共同跟投。
“我们从去年10月份开始与成都市双流区的政府产业基金接触,到今年完成首批交割,用不到一年时间落地近10亿元量级地方政府平台投资。”李勇鹏告诉记者,这反映出地方政府发展商业航天产业的决心以及对星际荣耀的认可。
商业航天产业下游需求愈加明朗,亦巩固资本信心。在李勇鹏看来,今年商业航天产业最大的变量就是国资巨头通信运营商陆续入场。“三大运营商的陆续入场,意味着商业航天产业从构建基础设施建设向终端运营服务跨越,这是商业模式闭环的关键一步。”李勇鹏表示。
从卫星发射节奏来看,今年7月份以来,我国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发射进入密集期。此外,从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研发进展来看,行业技术成熟度正快速提升。
公开信息显示,星河动力的D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快其“智神星”系列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谷神星二号”中型固体运载火箭研制及相关生产、测试、发射能力建设。
星际荣耀的D+轮融资首批资金将重点用于双曲线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研发、落地成都市双流区的火箭生产基地项目的建设,以及绵阳市涪城区发动机产线的建设。
从研发进展来看,今年以来,多家火箭企业研发的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已进入首飞前最后试验阶段,计划年内首飞。
李勇鹏对记者透露,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后,星际荣耀研发的双曲线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将在海南首飞,实现入轨与海上回收。
李勇鹏认为,随着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进入规模化发射,单位载荷成本将下降30%至60%,低轨卫星星座与卫星互联网产业将突破运力瓶颈,释放出巨大的发展空间。
为匹配未来高频次组网发射需求,商业航天企业也在积极做准备。李勇鹏表示,此次融资资金还将用于扩大产能。“考虑到后续批量化生产的需求,我们需要匹配每年至少20发火箭的生产产能。”
“资本市场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暨“蓝色会客厅”投融资路演专场活动在济南举行
9月29日上午,山东省海洋局与山东证监局在济南举行“资本市场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暨“蓝色会客厅”投融资路演专场活动。山东省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仁堂,山东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松出席活动并致辞。山东海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山东海洋产业协会会长姜国栋参加活动。
合作备忘录的签署是贯彻落实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发展海洋经济”部署要求的具体行动,是双方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重要成果,对于促进山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双方合作搭建了资本与海洋产业精准对接的桥梁,通过政策引导、信息共享、服务联动等多种方式,将推动更多金融资源流向海洋经济领域,为海洋强省建设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蓝色会客厅”投融资路演专场活动,标志着资本市场与山东海洋经济的深度融合迈出了第一步。相关金融投资机构围绕资本市场赋能海洋经济发展的主题,从 IPO、并购重组、私募股权等方面进行投融资政策和工具介绍,6家优质涉海企业进行路演展示,近20家涉海上市公司和基金管理人代表参加了活动。沿海市海洋主管部门、有关涉海企业通过视频及网络直播形式参加了投融资路演活动。
下一步,山东省海洋局、山东证监局将立足山东海洋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从风险投资到上市融资、并购重组的全链条、接力式服务优势,在符合法律法规、监管政策的前提下,支持涉海企业通过IPO、并购重组、发行公司债券等方式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推动完善社会资本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壮大耐心资本,引导和支持股权私募投资基金加大对海洋产业的投资力度,高质量赋能海洋经济发展,聚力推动山东海洋经济实现“走在前,挑大梁”。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朝阳国际创投青年人才会客厅举办“人工智能+硬件”投融资对接会
9月25日,朝阳国际创投青年人才会客厅“人工智能+硬件”投融资对接会在朝阳AI智能体创新加速器举办。活动由朝阳区人才工作局、共青团北京市朝阳区委员会、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北京市朝阳区科学技术协会指导,朝科创主办,国际创业投资集聚区、北京光珩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朝阳国际青年创投联盟、朝阳青年创新创业者联盟协办。活动吸引了50余位投资机构、产投方和生态链企业代表现场参会。
本次活动聚焦“人工智能+硬件”主题,重点关注已有成熟硬件产品和服务模式的项目,致力于搭建技术展示与资本对接的开放平台。活动不仅推动了前沿技术、优秀产品与投资需求的高效匹配,也彰显了朝阳区人工智能产业的特色与优势,助力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
共有7个科创项目受邀路演,其产品及服务覆盖机器视觉、智能家居、智能医疗器械等多个细分赛道。其中,半数项目具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资质,或已有知名机构投资背景。部分项目的产品和服务已通过市场化验证,并构建了可持续的健康商业模式。
路演结束后,投资人与企业代表围绕企业发展现状和融资需求进行了深入交流。此外,创投会客厅还搭建了线上社群供与会者后续对接,并为有意向实地走访企业的投资人和产业合作方提供便利,以确保后续对接效果。
朝阳国际创投青年人才会客厅发起于2021年12月,通过组织一系列投融资对接和科创赋能活动,为广大青年人才搭建了一个值得信任的交流平台。截至目前,创投会客厅已累计举办朝阳国际创投行业对接会、读书会、高校青年创业交流分享、创投年会等活动34场;通过走进区内企业、高校,实现多领域青年人才思想碰撞、项目交流、学习加速,累计覆盖青年2600余人次。展望未来,朝阳国际创投青年人才会客厅将继续深化投融资对接服务,携手更多创投机构与青年创业者,打造更具活力的创新生态,助力优质项目与资本高效链接,为青年人才成长和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投融资动态】乐享科技天使++轮融资额2亿人民币投资方为钟鼎资本、IDG资本等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于9月27日公布的信息整理,苏州乐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天使++轮融资,融资额2亿人民币,参与投资的机构包括钟鼎资本,IDG资本。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乐享科技专注于家庭通用小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致力于打造“机器人+AI时代下的新一代家庭移动硬件终端”。针对室内及“室内+户外”两种家庭场景,乐享科技已经完成了两款产品平台的开发:一款50厘米高度的拥有18个自由度的小型具身智能机器人Z-Bot,以及一款履带式有稳定户外运动能力的W-Bot。
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500)this.width=500 align=center hspace=10 vspace=10 rel=nofollow/
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首笔商业“履约保函”落地
前不久,山东省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融担公司”)成功为山东“三农”领域某知名企业开具了一笔169万元的商业供货类履约保函,有效降低了后者在招投标过程中投标保证金占用带来的影响,为其拓展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
针对农业企业在参与大型项目时面临的信用不足问题,山东融担公司通过担保服务,有效提升了项目甲方对企业履约能力的认可度。在省级政府性担保机构的增信加持下,企业的供货能力获得了有力保障,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山东融担公司作为山东投融资担保集团非融业务板块专营公司,始终致力于拓展非融担保应用场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灵活的增信解决方案。此次商业“履约保函”的落地,为后续创新非融担保产品、优化服务流程积累了宝贵经验。
未来,山东融担公司将持续深耕非融担保领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优化业务流程,全力为全省小微企业和“三农”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优质担保服务。
銆愭姇铻嶈祫鍔ㄦ?併?戣偩灏氱鎶?A杞瀺璧勶紝鎶曡祫鏂逛负宄拌胺璧勬湰
璇佸埜涔嬫槦娑堟伅锛屾牴鎹ぉ鐪兼煡APP浜?9鏈?18鏃ュ叕甯冪殑淇℃伅鏁寸悊锛岄噸搴嗚偩灏氱鎶?鏈夐檺鍏徃A杞瀺璧勶紝铻嶈祫棰濇湭鎶湶锛屽弬涓庢姇璧勭殑鏈烘瀯鍖呮嫭宄拌胺璧勬湰銆?
鑲惧皻绉戞妧鏄竴瀹舵參鎬х梾鏁板瓧鍖荤枟鏈嶅姟鍟嗐?備互涓村簥浠峰?间负瀵煎悜锛岀巼鍏堥?氳繃鑷爺鎱㈡?ц偩鑴忕梾(CKD)绠$悊绯荤粺+鏁板瓧鍖栧尰鐤楁湇鍔?+鍦烘櫙鍖栫鍩熻繍钀ュ拰钀ラ攢浣撶郴锛岃祴鑳藉尰鐤楁満鏋勬彁楂樹复搴婂伐浣滄晥鐜囧拰鐥呮儏绠$悊璐ㄩ噺銆?
涓鸿瘉鍒镐箣鏄熸嵁鍏紑淇℃伅鏁寸悊锛岀敱AI绠楁硶鐢熸垚(缃戜俊绠楀240019鍙?)锛屼笉鏋勬垚鎶曡祫寤鸿銆?
六部门支持优质数创企业上市融资
9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培育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针对我国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以下简称“数创企业”)普遍面临数据获取成本高、算力门槛高、融资难、市场开拓难等痛点,针对性部署十大举措,推动数字经济领域涌现更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
《若干措施》提出,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在知识产权、研发投入等方面对数创企业提供支持,探索建立数创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新服务“首购首用”专项政策,加大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数创企业上市融资。
数创企业是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场景创新、数据价值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具备高敏捷性和高成长性的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主体。
在数创企业源头培育环节,《若干措施》明确,健全数创企业源头发现机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牵头搭建数创企业培育库,每年遴选发现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数创企业分级分类入库,实行动态调整。各级数据管理部门加强对入库企业的服务对接和监测分析,有针对性提供各类培育政策、开展精准服务。组建涵盖相关部门、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投资机构、孵化机构等各类专业人员的数创企业专业化遴选培育组,构建“政府+企业+创新+投资”四合一的专业化遴选培育机制。
在强化多维用数保障方面,《若干措施》提出,鼓励地方加快建立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和应用创新生态,促进公共数据可持续供给及开发利用。在保障数据安全合规前提下,支持数创企业公平参与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探索以成本共担、收益共享等方式,保障数创企业开展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创新实践早期用数需求。
在资源保障方面,鼓励有条件地区探索发放“数据券”“算法券”,降低治数用数成本。鼓励国有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平台企业等构建产业链上下游、平台生态圈数据服务平台,开发提供普惠性数据产品和技术工具,对面向数创企业发展需求,提供普惠便利数据服务的企业和行业可信数据空间予以重点支持。鼓励数创企业依托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开展数据资源登记。
《若干措施》表示,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在知识产权、研发投入等方面对数创企业提供支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惠企行动,助力数创企业创新发展。依托数字产业集群建设,发挥集群主导产业优势,吸引各类创新资源集聚,打造有利于数创企业专业化特色化产业化发展的创新生态。
为完善成果转化机制,《若干措施》提出,探索建立数创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新服务“首购首用”专项政策,帮助和推动数创企业成果更快开拓“首市场”,在市场验证中加速成熟。鼓励地方通过推荐目录、路演推介、应用大赛等促进成果供需对接。
在强化场景和机会供给方面,《若干措施》明确,引导国有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平台企业等推进场景开放,为数创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新服务提供测试、展示、应用机会。以场景和行业痛点为牵引,强化算力、数据等要素协同,加强对人工智能、垂类大模型等数创企业培育。
《若干措施》提出,优化投融资服务。鼓励金融机构结合数创企业投融资需求,按照市场化原则提供金融服务。强化创投资金引导,优化完善国有创业投资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将培育数字经济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情况纳入考核机制。鼓励地方完善经营主体信用评价服务体系,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构建符合数创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价模型,完善风险评价机制,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切实加大数创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规范银行与投资机构的合作,为数创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促进银企对接,向金融机构推荐优质数创企业项目。加大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数创企业上市融资。
专家表示,加大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数创企业上市融资,对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来说意义重大。从产业角度看,这有望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形成产业生态,推动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支持企业上市还能激发市场活力,带动更多资本投入数字经济领域。此外,当前政策面进一步聚焦对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的培育,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产业升级。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投融资改革持续深化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巩固
去年9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了一揽子增量政策。一年来,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公募基金改革、“并购六条”、科创板“1+6”等一批标志性政策落地,资本市场持续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进一步拓展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不断提升对科技创新的精准支持力。其间,资本市场经受住了超预期的外部冲击,市场韧性增强、预期改善,回稳向好态势不断巩固。业内人士认为,一系列政策落地显效,既体现了资本市场投融资两端改革的放大效应,也折射出政策鼓励向新兴产业倾斜的导向。未来,资本市场有望继续引导中长期资本流入硬科技领域,持续提升服务
文旅人必看!吉林文旅产业投融资对接交流大会成功举办!
活动以“精准对接、务实赋能”为核心,立足吉林冰雪、生态、民俗等独特文旅资源,搭建起“政府引导、金融支撑、企业参与、资本助力”的多方协同平台,通过成果展示、案例分享、签约合作、项目推介等全链条环节,推动文旅资源与金融资本深度融合,为吉林文旅产业注入强劲动能、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宋薇在致辞中介绍,三年来,利用文旅投融资交流活动平台,共推动70个项目合作落地,总投资金额近600亿元。省内各银行机构向文旅企业贷款278亿元。多项重大活动接连登场,众多新项目、新场景落地,助推吉林文旅市场繁荣发展。吉林文旅正在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已然成为备受资本青睐的文旅投资热土。
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副行长齐贵权表示,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联合省文旅厅等相关部门出台金融支持文旅产业、冰雪经济发展的政策,开展 “吉林金‘消’惠民” 专项行动,设立50亿元再贷款专用额度,推动金融机构设立文旅金融办公室、搭建信贷直达机制、创设文旅专属信贷产品,形成全方位金融服务体系。下一步,将与省文旅厅深化协作,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强化货币政策工具支持与信贷政策窗口指导,优化文旅金融服务环境,助力打造万亿级大旅游产业集群,为吉林全面振兴提供金融支撑。
会上,6位投资机构代表围绕文旅发展实践展开分享。力方集团以“科技赋能文旅,文旅升级城市”为方向,探索文旅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北京读道文旅紧扣“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结合吉林冰雪资源禀赋,解析冰雪旅游全链条发展机遇;大连博涛聚焦“小而美、短平快”文旅爆款打造,分享项目可持续盈利的实战经验;焰遇花火以“焰遇”品牌为样本,阐述文旅新业态从概念到落地的培育思路;中经创投产业基金从资本视角解读县域数字文旅项目投资逻辑,为县域文旅发展提供资本赋能方案;吉林省产投管理集团则结合吉林本地文旅资源特点与投资布局实践,分享本土化产业培育与资本运作经验。
此外,长春市人才发展集团以《人才+文旅产业投融资》为题,深入阐述人才在文旅投融资中的支撑价值,提出通过“人才赋能”破解产业发展瓶颈的具体路径,为吉林文旅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保障。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来到现场,聚焦“解难题、办实事”,结合自身业务优势,详细介绍支持文旅产业的专项金融产品、定制化服务模式,并结合本地成功案例,展现金融服务文旅产业的“吉林实践”,为项目方提供“可复制、可落地”的融资路径。
会前,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通过多轮线上项目推送、与银行机构“面对面”洽谈,提前为吉林文旅项目匹配投资资源,已促成多组合作意向。活动现场签约内容丰富多元,不仅有多家金融机构为文旅项目提供定向银行授信,解决项目建设运营资金需求;还有投资机构与项目方签署投资合作协议,推动优质文旅项目加速落地;同时,相关协会与企业达成合作共识,搭建行业协同发展平台。多维度的签约合作,将前期“意向”全面转化为“实打实的推进力”,为吉林文旅项目落地见效与产业持续发展筑牢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为积极响应吉林省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助力省内旅行社缓解经营过程中的资金压力,解决其在航空公司保证金、景区及酒店预付押金等多方面的短期需求,经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交通银行吉林省分行拟为吉林省旅游协会旅行社会员提供总授信额度1亿元。
为让合作对接更具延续性、资源匹配更高效,本次活动还同步梳理形成整合省内优质文旅项目的规划、规模与资金需求的《重点文旅投融资项目手册》,汇总投资方向与合作模式的《重点文旅投资商手册》,系统归集各家金融机构的专项产品、申请流程的《文旅信贷产品手册》,为项目方、投资商、金融机构搭建起“长效参考桥梁”,让后续对接有章可循、资源匹配有据可依。
下午,活动进一步延伸务实对接场景,举办吉林省文旅投融资重点项目交流会。近20家企业围绕冰雪度假、乡村文旅、数字文创等吉林特色文旅领域,现场推介优质项目,详细阐述项目规划、投资规模、运营模式及资金需求,让投资商与金融机构直观了解项目价值,为供需双方精准筛选合作标的、深化后续合作搭建“快车道”。
为推动合作从“意向”向“落地”深度迈进,会后还将组织参会的投资商、金融机构代表,前往长春市、吉林市的重点文旅项目现场考察调研。通过实地走访,让各方直观了解项目建设进展、运营潜力及配套环境,为后续深化合作、精准投资提供更扎实的依据,持续巩固活动对接成果。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相关处室负责人,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梅河口市文旅部门负责人,国内文旅领域重点投资企业、省内金融机构及文旅项目代表,行业协会及新闻媒体记者等200余人参加大会。
独家干货:智能眼镜行业9月融资出现2大新现象以及2025-2026投融资趋势预测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8个月,国内XR行业相关企业已完成至少7宗亿元级及以上融资,融资总额不仅达到去年全年的融资额甚至达到2024年全年融资额的4倍。
到九月份,行业形势依旧向好,已有企业获得了1亿美元的融资。同时,有的企业通过换股、增资等方式,增强自己在行业内部的竞争力,以期形成技术闭环和生态优势。
昨天,Meta Connect 2025大会再次助推行业热度,标杆性质的产品Meta Ray-Ban Display横空出世引发广泛关注。AIAR眼镜逐渐脱离小众的极客玩具,进入大众视野。
2025年底到2026年,国内整个AR/AI眼镜行业金钱流向会如何呢?今天我们综合所有信息,一起做一个分析和预测。以下内容纯干货。
有数据显示,2024年XR行业全年融资总额为44.7亿元,而2025年仅上半年已达186亿元。今年八月又有几家企业完成了融资:
8月初,北京的至格科技完成亿元级融资,这是其2025年完成的第二轮亿元级融资。该公司由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光栅与测量实验室孵化而来,是一家专注于AR衍射光波导、衍射光栅和微纳光学领域的企业。据称其建成国内首条衍射光波导全自动批量生产线万片的量产出货。
8月下旬,深圳的蒙通智能在完成了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智动力。该公司主要从事AI+AR眼镜、空间AIOS系统的研发,推出了AI Pocket、AI station等产品。
山东企业歌尔股份的情况比较特殊。旗下歌尔光学先是通过“换股交易”,拿到了估值约5.3亿元的上海奥来相关资产(100%股权),以此来增强自己在光波导等微纳光学器件领域的竞争力。随后,歌尔股份和宁波舜宇奥来又共同向歌尔光学增资4亿元现金(双方各出资2亿元)。这并不算一次传统的股权融资,但确实为歌尔光学带来了重要的资产和资金支持。
VITURE(中美双总部,中国总部在北京)获得1亿美元B轮融资,他们计划利用这1亿美元来支持全球零售扩张、跨生产力和协作用例的企业部署增长,以及XR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不久前该公司刚发布Luma系列XR眼镜,包括Luma、Luma Pro、LumaUltra三款已发布机型以及即将上市的TheBeast。 VITURE正在开发XR生态系统,包括Immersive 3D技术,该技术提供实时2D转3D转换。
北京的耐德佳完成C+轮融资,投资方为石景山区现代创新产业发展基金,这体现了地方政府对创新型科技企业的支持。在此之前,耐德佳先后获得合肥建投、包河创新投的C1轮和北京新材料基金的C2轮投资,一年内已完成三轮投资。该公司主要从事自由曲面光学和光波导技术的研发生产,为智能眼镜行业提供设计、研发、智造、检测等光学服务。
北京的阿法龙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梅花天使创投,融资额近亿元。阿法龙是一家智能眼镜产品研发商,其产品包括企业级 MR 智能眼镜和应用在工业、消防等场景下的超轻型 AR 智能眼镜。
广东的莫界科技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毅达资本、长石资本、江阴高新金投、湖州景鑫、新国联创投、联想创投集团、盛景嘉成,融资金额未透露。莫界科技是一家XR技术开发商,在AR行业主要提供光显示、感知交互两大方面的产品,如核心前框光学模组、微型光引擎、AR眼镜整机ODM等。
还有一些获得融资的企业初看跟智能眼镜无关,实际关系非常密切。比如广东的铭创智能在9月初完成B+轮融资,融资金额未透露,投资方为平湖市鑫翼东湖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的很多产品构成了AR/AI眼镜研发和生产的核心支撑。比如TGV激光钻孔设备是用在微显示芯片互联封装、光波导元件制造上的,激光精密切割设备是用来制造眼镜的显示模组(OLED柔性屏、玻璃基板)的,激光打标设备是用来给眼镜的外壳(镜腿、镜框)打标识的等等。
从地理分布看,无论八月还是九月,北京、深圳等产业集中地仍然是金钱流向的热点地区,地区性的马太效应凸显。
对比更早的时候,我们能看到今年八九月份这个行业投融资出现了两个新的面貌:
首先是投融资的单笔金额更大。比如9月份出现了VITURE 1亿美元的B轮融资,相比8月份规模较大的亿元级人民币融资,显示出资本市场对头部企业和特定赛道的信心在增强。
其次,产业整合与战略协同加剧,比如歌尔光学的操作。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XR产品尤其是AI/AR眼镜早已脱离纯概念炒作,进入产业链整合新阶段。
以此,我们继续推测2025年底到2026年整个XR行业尤其是AR/AI眼镜金钱流向的趋势:
首先,2025-2026年的AI/AR眼镜领域会出现一场生态+产业链大战:除了财务投资,战略投资、并购重组会更加频繁。更多上下游企业(光学、半导体、电池、整机制造、内容应用)可能会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构建战略联盟,以形成技术闭环和生态优势。
其次,虽然消费级市场日趋热闹,但企业级(B端)应用可能是率先实现规模化盈利的方向。预测后续资本会持续关注那些能深入工业维修、远程协作、医疗健康、能源巡检等具体场景,提供真正解决行业痛点、提升效率的AR解决方案的公司。这些企业的融资相应也会更加活跃。
另外,就在北京时间昨天早上8:00,Meta在Connect2025上发布了他们的新品AR眼镜Ray-Ban Meta Display、新一代Ray-Ban Meta和运动专用智能眼镜Oakley Meta Vanguard。有分析称这些智能眼镜供应链中超过80%的供应商来自中国。Meta新品如能获得市场认可,将为以中国厂商为主的供应链打开全新的、利润可观的收入来源。
长期来看,无论国外还是国内,AR眼镜的核心组件供应商将获得利润更丰厚的增长,尤其是那些在光学波导和微显示器等高价值领域占据技术优势的企业。
然而资本永远是理性的,尤其在下行环境下更理性。目前各家智能眼镜厂商都在宣传其独到技术并预测其量产能力。技术概念或者生产规模是一方面,而资本可能更看重的是企业的技术落地能力、产品商业化进展、用户活跃留存率以及健康的现金流。
换句话说,资本会更加青睐那些已经验证产品能力、拥有清晰商业模式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头部企业。但是,今后在AI/AR眼镜领域谁是头部企业呢?这还有待各家用实际表现来证明自己。
VRAR星球每天都会发布XR领域深度文章及业内新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哦
上交所:稳步拓展互联互通丰富跨境投融资产品
【上交所:稳步拓展互联互通,丰富跨境投融资产品】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2日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委员会关于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以深入推进“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加强指数化投资生态建设为抓手,健全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发挥好科创板改革“试验田”作用,落实好进一步全面深化科创板改革各项改革措施;进一步推动“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创新性示范性案例落地。稳步拓展互联互通,丰富跨境投融资产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守正创新、至诚至公、全球融通,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中新经纬APP)
吴清发声!以深化投融资改革为牵引提升基础制度、监管执法等方面适应性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周一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近年来,国际上主要金融市场都在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制度机制和产品服务创新,提升制度包容性和市场运行效率。在新的环境下,如何与时俱进完善市场发展理念和监管方式,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吴清提到,下一步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不断提升基础制度、市场功能、监管执法等各方面的适应性、包容性,促进资源更加高效配置,让优质企业和各类资金更好迸发活力、实现价值。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吴清同时提到了“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成绩。
他表示,近年来,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都是科技企业或者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企业。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已明显高于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行业市值合计占比。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的24家。
吴清还提到,上市公司主动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明显增强,这5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达到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过8成,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与此同时,也在积极推进完善资本形成机制和中长期资金入市机制。
此外,他表示,面对多重超预期风险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统筹部署下,我们协同各宏观管理、金融管理、国资部门和相关市场主体加强政策对冲、资金对冲、预期对冲,有效防范市场大幅波动和系统性风险。
吴清在当天的发布会上提到,“十四五”期间,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吴清还表示,“十四五”期间,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形成。坚持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不断完善全链条监管体系,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十四五’期间,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罚没414亿元,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执法震慑进一步增强,透明度进一步提高,市场生态进一步净化。”他说。
吉林文旅产业投融资对接交流大会成功举办
9月22日,由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共同主办的“礼遇吉林 创投文旅”2025年吉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对接交流大会在长春举办。
活动以“精准对接、务实赋能”为核心,立足吉林冰雪、生态、民俗等独特文旅资源,搭建起“政府引导、金融支撑、企业参与、资本助力”的多方协同平台,通过成果展示、案例分享、签约合作、项目推介等全链条环节,推动文旅资源与金融资本深度融合,为吉林文旅产业注入强劲动能、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宋薇在致辞中介绍,三年来,利用文旅投融资交流活动平台,共推动70个项目合作落地,总投资金额近600亿元。省内各银行机构向文旅企业贷款278亿元。多项重大活动接连登场,众多新项目、新场景落地,助推吉林文旅市场繁荣发展。吉林文旅正在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已然成为备受资本青睐的文旅投资热土。
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副行长齐贵权表示,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联合省文旅厅等相关部门出台金融支持文旅产业、冰雪经济发展的政策,开展 “吉林金‘消’惠民” 专项行动,设立50亿元再贷款专用额度,推动金融机构设立文旅金融办公室、搭建信贷直达机制、创设文旅专属信贷产品,形成全方位金融服务体系。下一步,将与省文旅厅深化协作,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强化货币政策工具支持与信贷政策窗口指导,优化文旅金融服务环境,助力打造万亿级大旅游产业集群,为吉林全面振兴提供金融支撑。
会上,6位投资机构代表围绕文旅发展实践展开分享。力方集团以“科技赋能文旅,文旅升级城市”为方向,探索文旅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北京读道文旅紧扣“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结合吉林冰雪资源禀赋,解析冰雪旅游全链条发展机遇;大连博涛聚焦“小而美、短平快”文旅爆款打造,分享项目可持续盈利的实战经验;焰遇花火以“焰遇”品牌为样本,阐述文旅新业态从概念到落地的培育思路;中经创投产业基金从资本视角解读县域数字文旅项目投资逻辑,为县域文旅发展提供资本赋能方案;吉林省产投管理集团则结合吉林本地文旅资源特点与投资布局实践,分享本土化产业培育与资本运作经验。
此外,长春市人才发展集团以《人才+文旅产业投融资》为题,深入阐述人才在文旅投融资中的支撑价值,提出通过“人才赋能”破解产业发展瓶颈的具体路径,为吉林文旅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保障。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来到现场,聚焦“解难题、办实事”,结合自身业务优势,详细介绍支持文旅产业的专项金融产品、定制化服务模式,并结合本地成功案例,展现金融服务文旅产业的“吉林实践”,为项目方提供“可复制、可落地”的融资路径。
会前,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通过多轮线上项目推送、与银行机构“面对面”洽谈,提前为吉林文旅项目匹配投资资源,已促成多组合作意向。活动现场签约内容丰富多元,不仅有多家金融机构为文旅项目提供定向银行授信,解决项目建设运营资金需求;还有投资机构与项目方签署投资合作协议,推动优质文旅项目加速落地;同时,相关协会与企业达成合作共识,搭建行业协同发展平台。多维度的签约合作,将前期“意向”全面转化为“实打实的推进力”,为吉林文旅项目落地见效与产业持续发展筑牢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为积极响应吉林省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助力省内旅行社缓解经营过程中的资金压力,解决其在航空公司保证金、景区及酒店预付押金等多方面的短期需求,经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交通银行吉林省分行拟为吉林省旅游协会旅行社会员提供总授信额度1亿元。
为让合作对接更具延续性、资源匹配更高效,本次活动还同步梳理形成整合省内优质文旅项目的规划、规模与资金需求的《重点文旅投融资项目手册》,汇总投资方向与合作模式的《重点文旅投资商手册》,系统归集各家金融机构的专项产品、申请流程的《文旅信贷产品手册》,为项目方、投资商、金融机构搭建起“长效参考桥梁”,让后续对接有章可循、资源匹配有据可依。
下午,活动进一步延伸务实对接场景,举办吉林省文旅投融资重点项目交流会。近20家企业围绕冰雪度假、乡村文旅、数字文创等吉林特色文旅领域,现场推介优质项目,详细阐述项目规划、投资规模、运营模式及资金需求,让投资商与金融机构直观了解项目价值,为供需双方精准筛选合作标的、深化后续合作搭建“快车道”。
为推动合作从“意向”向“落地”深度迈进,会后还将组织参会的投资商、金融机构代表,前往长春市、吉林市的重点文旅项目现场考察调研。通过实地走访,让各方直观了解项目建设进展、运营潜力及配套环境,为后续深化合作、精准投资提供更扎实的依据,持续巩固活动对接成果。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相关处室负责人,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梅河口市文旅部门负责人,国内文旅领域重点投资企业、省内金融机构及文旅项目代表,行业协会及新闻媒体记者等200余人参加大会。
吴清: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 提升基础制度、市场功能、监管执法等各方面的适应性、包容性
人民财讯9月22日电,9月22日,在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时,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国际上主要金融市场都在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制度机制和产品服务创新,提升制度包容性和市场运行效率。在新的环境下,如何与时俱进完善市场发展理念和监管方式,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一步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不断提升基础制度、市场功能、监管执法等各方面的适应性、包容性,促进资源更加高效配置,让优质企业和各类资金更好迸发活力、实现价值。
央行朱鹤新: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近期推9条一揽子政策
9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在北京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近期推出了涵盖跨境投资、融资以及资本项目收付等9条一揽子便利化政策,后续将加强政策跟踪问效,让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
朱鹤新介绍,“十四五”以来,资本项目收支便利化业务累计办理近3000亿美元。升级推广科创类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的政策,提升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借用外债额度。丰富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场景,累计协助办理企业近16万家,付汇已超过2.4万亿美元,获得融资超4300亿美元,其中七成为中小企业。
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新政 深化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
发展,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深化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有关事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跨境投资、跨境融资、资本项目收入支付等多个方面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持续优化外汇管理服务,助力经营主体合规开展跨境投融资活动。
在跨境投资外汇管理方面,《通知》取消了外商直接投资前期费用基本信息登记,同时取消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登记,并将此前在部分省市试点的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免登记政策推广至全国范围。此外,允许外商直接投资项下外汇利润在境内进行再投资,并将此前仅在部分省市试点的“科汇通”政策——即境内非企业科研机构接收境外资金的政策——扩大至全国,进一步便利非企业科研机构吸引和利用外资。
跨境融资外汇管理改革方面,《通知》进一步扩大跨境融资便利化范围,统一将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提高至等值1000万美元,并对部分依托“创新积分制”遴选的符合条件的企业,将便利化额度进一步提升至等值2000万美元。同时,简化相关登记管理要求,对于参与跨境融资便利化业务的企业,在签约登记环节不再要求必须提供上一年度或最近一期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在优化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政策方面,《通知》缩减了资本项目收入使用的负面清单,取消了对资本项目收入不得用于购买非自用住宅性质房产的限制。政策还优化了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管理,允许银行在做好风险防范的基础上,根据客户合规经营情况和风险等级,自主决定事后随机抽查的比例和频率。此外,境外个人在满足房地产主管部门购房资格条件、并取得购房备案证明文件之前,可凭购房合同或协议先行在银行办理购房相关外汇资金的结汇支付,后续再补交购房备案证明文件,相关便利措施不改变现行境外个人境内购房政策。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支持经营主体合法合规的跨境投融资活动,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 国家外汇局出台一揽子政策
北京9月16日电 (记者杜燕飞)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深化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有关事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涉及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跨境融资以及境外个人境内购房结汇支付等内容。
业内人士表示,《通知》的发布,将进一步推进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有利于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助力吸引和利用外资,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深化跨境投资外汇管理改革,《通知》明确,取消外商直接投资前期费用基本信息登记;取消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登记,将在部分省市试点的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免登记政策扩大至全国;允许外商直接投资项下外汇利润境内再投资;将在部分省市试点的境内非企业科研机构接收境外资金(“科汇通”)政策扩大至全国,便利非企业科研机构吸引利用外资。
为深化跨境融资外汇管理改革,《通知》明确,扩大跨境融资便利,将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统一提高至等值1000万美元;将部分依托“创新积分制”遴选的符合条件的企业的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进一步提升至等值2000万美元;简化相关登记管理,对于参与跨境融资便利化业务的企业,在签约登记环节不再要求提供上一年度或最近一期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在资本项目收入支付方面,《通知》缩减资本项目收入使用负面清单,取消不得用于购买非自用住宅性质房产限制。允许境外个人在满足房地产主管部门及各地购房资格条件下,在取得房地产主管部门的购房备案证明文件之前,凭购房合同或协议先行在银行办理购房所涉外汇资金结汇支付,后续再向银行补交购房备案证明文件,便利境外个人境内购房结汇支付。境内购房结汇支付便利不改变境外个人境内购房政策。
“现行资本项目外汇收入及其结汇所得人民币在境内支付使用的负面清单中,包括不得用于购买非自用的住宅性质房产。”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说,这是在当时房地产市场过热背景下,国家外汇管理局从防范“热钱”投机炒作角度出台的措施,为房地产市场阶段性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记者了解到,《通知》出台前,境外个人境内购房办理资金结汇支付,需提供房地产主管部门出具的购房备案证明文件,而房地产企业或二手房出让方通常要求先收到首付款才办理网签。
此前,国家外汇管理局针对港澳居民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购房试点实施“先结后补”便利措施,即购房者在取得房地产主管部门的购房备案证明文件之前,可先凭购房合同或协议先行办理结汇支付,后续再补交备案证明文件。
“为满足更多境外个人在境内工作、生活等合理购房需求,推动区域融合和人才流动,国家外汇管理局此次将粤港澳大湾区试点实施的结汇支付便利化政策推广至全国。”李斌表示,需要强调的是,境外个人境内购房结汇支付便利仅是在银行办理资金结汇支付时的审核程序优化,并未改变现行境外个人境内购房政策。享受政策便利的前提是境外个人符合房地产主管部门和各地购房资格条件。
搭平台 畅供需 促融合 河北文化和旅游投融资对接活动在邢台举办
纵览客户端讯 9月16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邢台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的河北文化和旅游投融资对接活动在邢台市举办。此次活动是第九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主会场活动之一,以“多元共聚 多业共融 共谋文旅新发展”为主题,旨在搭建政府部门、市场主体、投融资机构等多方交流的平台,打造更多出圈出彩、引人入胜的好项目,高水平推动太行山文化旅游带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来自亚太旅游联合会等协会组织负责人,中国保利集团、中国旅游集团等国内重点文旅企业代表,文旅行业专家、投融资机构、运营商以及省内景区街区、项目单位代表等24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以视频形式推介了太行山沿线个重点招商项目,充分展现了各市资源特色及所在城市文化IP,既有蔚县玉泉山国学文化旅游综合体、行唐故郡考古遗址公园等文旅融合主题的文博、研学类项目,又有中国·阜平东南山越野车文化主题公园等体旅融合主题的新业态、新场景;既有邢台大峡谷、黄粱梦吕仙祠等存量项目的提档升级,也有扁鹊山康养度假区、《邺都幻境》三台秀演城等创新产品的培育和打造,反映了近年来河北省推动文旅产业品质上档、业态融合、效益提升的发展态势。
活动精心安排了主题演讲和供需项目推介。华侨城(深圳)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招商引资实战平台、承德鼎盛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用生动案例解读了产业融合创新的实战经验,爱奇艺、蓝色光标集团、新华融媒科技等国内重点企业从文旅科技融合、沉浸场景打造等方面推介了优质供给项目,河北省太行山沿线市分别推介了特色资源和重点需求项目。
会场设置了金融服务区和对接洽谈区,160余位供需方代表按照景区运营提升、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旅游演艺、餐饮小吃、酒店民宿、文创设计等六个主题分组交流对接,达成一批合作意向。
跨境投融资迎“便利化礼包”境外个人境内购房结汇“先结后补”
为进一步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度,新一轮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方案正式落地。
9月1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式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深化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有关事宜的通知》(下称:《通知》),围绕外商直接投资(FDI)、跨境融资、资本项目收入支付等多个维度推出一系列针对性改革举措,持续优化跨境资金流动管理。
谈及《通知》出台背景,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在答记者问时表示,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按照系统集成、稳妥有序的思路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充分调研了解银行、企业、个人有关外商直接投资、跨境融资、资本项目收入支付等外汇业务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
“《通知》不断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助力吸引和利用外资,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李斌表示。
在跨境投资外汇管理领域,《通知》落地多项关键松绑措施,进一步简化流程、降度性成本。
首先是取消外商直接投资(FDI)前期费用基本信息登记。李斌表示,境外投资者在境内设立FDI企业前需要汇入前期费用的,可直接开立相关账户并汇入资金。
同时,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登记也被取消。FDI企业以外汇资本金及其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开展境内再投资,被投资企业或股权出让方无需办理接收境内再投资登记,相关资金可直接划转至相关账户。
“把FDI资金从‘入境一落地一增资一利润再投’全流程的行政摩擦降到极低,既便利存量外企利润留在国内循环,也增强新投资者对华投资信心。”柏文喜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此外,《通知》允许外商直接投资项下外汇利润境内再投资,明确FDI企业境内合法产生的外汇形式利润、境外投资者合法取得的外汇利润,可以在境内进行再投资。
在便利境内非企业科研机构接收境外资金上,明确境内非企业科研机构接收境外资金,参照FDI企业办理相关登记和汇兑手续。李斌表示,此为前期在部分省市实施的“科汇通”试点,现推广至全国。
在跨境融资外汇管理改革方面,《通知》聚焦高新技术、“专精特新” 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进一步扩大跨境融资便利。
额度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对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可在不超过等值1000万美元额度内借用外债。有关部门依托“创新积分制”遴选的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在不超过等值2000万美元额度内借用外债。
流程方面,简化跨境融资便利化业务登记管理要求。参与跨境融资便利化业务的企业,在签约登记环节不再要求提供上一年度或最近一期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此政策将全国范围内科创类企业的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统一提升至等值1000万美元,对通过‘创新积分制’遴选的企业额度可提高至2000万美元;签约登记环节对审计财报的硬性要求也已取消。此次调整堪称‘额度+流程’的双重优化。”企业战略专家霍虹屹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对于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这样的调整非常契合他们的融资痛点。
“很多创新型企业处在早期或高速成长阶段,财务规范程度有限,时间成本高,而融资需求又非常迫切。额度提升意味着更多外部资本的空间,流程简化则降低了合规成本,两者结合能让企业更快把资金用到研发和扩产上。这不仅是金融层面的便利,更是国家通过金融工具去服务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体现。”霍虹屹进一步表示。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也持有相同观点。他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此举是国家针对科技型企业发展制定的战略性规划,通过放宽科技型企业全球融资的范围与规模,可进一步推动中国科技企业发展;同时借助差异化额度设置,能针对不同专业水平的科技型企业匹配相应融资额度,实现精细化融资与科技型企业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
另外,在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政策上,《通知》特别强调,便利境外个人境内购房结汇支付。境外个人在满足房地产主管部门及各地购房资格条件下,可以在取得房地产主管部门的购房备案证明文件之前,凭购房合同或协议先行在银行办理购房所涉外汇资金结汇支付,后续再向银行补交购房备案证明文件。境内购房结汇支付便利不改变境外个人境内购房政策。
李斌表示,《通知》出台前,境外个人境内购房办理资金结汇支付,需提供房地产主管部门出具的购房备案证明文件,而房地产企业或二手房出让方通常要求先收到首付款才能办理网签。为解决业务实际办理中的困难问题,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国家外汇管理局针对港澳居民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购房试点实施“先结后补”便利措施,即购房者在取得房地产主管部门的购房备案证明文件之前,可先凭购房合同或协议先行办理结汇支付,后续再补交备案证明文件。相关试点取得积极反响和效果。
“为满足更多境外个人在境内工作、生活等合理购房需求,推动区域融合和人才流动,国家外汇管理局此次将粤港澳大湾区试点实施的结汇支付便利化政策推广至全国。”李斌如是说。
需要强调的是,境外个人境内购房结汇支付便利仅是在银行办理资金结汇支付时的审核程序优化,并未改变现行境外个人境内购房政策。享受政策便利的前提是境外个人符合房地产主管部门和各地购房资格条件。
“把原来仅在粤港澳大湾区试点的做法推向全国,既方便港澳台及外籍人才在华安居,也间接支持了重点城市吸引国际化高端人才。”柏文喜表示。
不断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本报北京9月15日电(记者邱海峰)1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深化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有关事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一揽子政策,进一步便利跨境投融资,扩大高水平开放,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介绍,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按照系统集成、稳妥有序的思路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充分调研了解银行、企业、个人有关外商直接投资、跨境融资、资本项目收入支付等外汇业务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通知》,不断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助力吸引和利用外资,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化跨境投资外汇管理改革。取消外商直接投资前期费用基本信息登记。取消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登记,将在部分省市试点的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免登记政策扩大至全国。允许外商直接投资项下外汇利润境内再投资。将在部分省市试点的境内非企业科研机构接收境外资金(“科汇通”)政策扩大至全国,便利非企业科研机构吸引利用外资。
深化跨境融资外汇管理改革。扩大跨境融资便利,将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统一提高至等值1000万美元。将部分依托“创新积分制”遴选的符合条件的企业的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进一步提升至等值2000万美元。简化相关登记管理,对于参与跨境融资便利化业务的企业,在签约登记环节不再要求提供上一年度或最近一期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优化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政策。缩减资本项目收入使用负面清单,取消不得用于购买非自用住宅性质房产限制。优化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允许银行在统筹便利化服务和风险防范前提下,依据客户合规经营情况和风险等级等自行决定便利化业务事后随机抽查的比例和频率。允许境外个人在满足房地产主管部门及各地购房资格条件下,在取得房地产主管部门的购房备案证明文件之前,凭购房合同或协议先行在银行办理购房所涉外汇资金结汇支付,后续再向银行补交购房备案证明文件,便利境外个人境内购房结汇支付。境内购房结汇支付便利不改变境外个人境内购房政策。
李斌表示,现行资本项目外汇收入及其结汇所得人民币在境内支付使用的负面清单中,包括不得用于购买非自用的住宅性质房产。该项政策是在房地产市场过热背景下,各部门先后出台一系列针对房地产企业和行业的调控政策。国家外汇管理局从防范“热钱”投机炒作角度,配合出台了“非房地产企业的资本金、外债等资金不得用于建设、购买非自用房地产”的措施,为房地产市场阶段性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国内房地产市场形势已发生变化,房地产行业相关宏观调控措施已优化调整。基于此,相关外汇管理措施有必要加以优化调整,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助力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
“《通知》出台前,境外个人境内购房办理资金结汇支付,需提供房地产主管部门出具的购房备案证明文件,而房地产企业或二手房出让方通常要求先收到首付款才办理网签。”李斌说,为满足更多境外个人在境内工作、生活等合理购房需求,推动区域融合和人才流动,国家外汇管理局此次将粤港澳大湾区试点实施的结汇支付便利化政策推广至全国。需要强调的是,境外个人境内购房结汇支付便利仅是在银行办理资金结汇支付时的审核程序优化,并未改变现行境外个人境内购房政策。享受政策便利的前提是境外个人符合房地产主管部门和各地购房资格条件。
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深化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一揽子便利化政策
中国网财经9月16日讯 昨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显示,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扩大高水平开放,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深化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有关事宜的通知》(汇发〔2025〕43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主要内容有:
一是深化跨境投资外汇管理改革。取消外商直接投资前期费用基本信息登记。取消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登记,将在部分省市试点的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免登记政策扩大至全国。允许外商直接投资项下外汇利润境内再投资。将在部分省市试点的境内非企业科研机构接收境外资金(“科汇通”)政策扩大至全国,便利非企业科研机构吸引利用外资。
二是深化跨境融资外汇管理改革。扩大跨境融资便利,将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统一提高至等值1000万美元。将部分依托“创新积分制”遴选的符合条件的企业的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进一步提升至等值2000万美元。简化相关登记管理,对于参与跨境融资便利化业务的企业,在签约登记环节不再要求提供上一年度或最近一期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三是优化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政策。缩减资本项目收入使用负面清单,取消不得用于购买非自用住宅性质房产限制。优化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允许银行在统筹便利化服务和风险防范前提下,依据客户合规经营情况和风险等级等自行决定便利化业务事后随机抽查的比例和频率。允许境外个人在满足房地产主管部门及各地购房资格条件下,在取得房地产主管部门的购房备案证明文件之前,凭购房合同或协议先行在银行办理购房所涉外汇资金结汇支付,后续再向银行补交购房备案证明文件,便利境外个人境内购房结汇支付。境内购房结汇支付便利不改变境外个人境内购房政策。
下一步,国家外汇管理局将持续推进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支持经营主体合法合规的跨境投融资活动,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5中国民营企业投融资洽谈会新闻发布会
9月15日上午,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2025中国民营企业投融资洽谈会新闻发布会。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涛、市科技局副局长方伟、市工商联专职副主席于为忠出席,介绍2025中国民营企业投融资洽谈会相关筹备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关心的问题。
刘涛介绍,今年是我们国家民营经济关键之年。5月2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颁布实施,其中第三章以11项条款专门阐述我国对民营经济投资融资促进的保障。今年也是天津发展的关键一年。6月,天津成功举办了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还专门组织了民企沙龙活动,为民营企业搭建了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平台;刚刚结束的上合组织峰会,是上合组织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进一步展示了天津作为国际化城市的形象与实力。天津市委、市政府抢抓历史发展机遇,将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置于战略高度,先后两次召开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彰显了推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坚定决心。
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大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2025民洽会将于9月24日至25日召开。本届大会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新提质 共创未来”为主题,聚焦科技赋能、金融助力、区域协同,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致力打造中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年度盛会,构建部市协同服务民营企业国家平台、国家民营经济政策创新落地平台、全国民营企业产融合作首选平台。2025民洽会将突出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特点:
一是突出“新”的主题,激发民营经济发展内生动力。面对新阶段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民洽会将集中发布我市支持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加快科技金融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推动“新质生产力”与民营经济深度融合。大会将汇聚一批创新能力突出、成长型的“哪吒”企业、“独角兽”企业和“科技新势力”企业代表,并设置多项专题活动,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科技金融产品创新、区域一体化发展等热点展开对话交流,全面助力民营企业把握新机遇、激发新动能、共赢新未来。
二是打造“实”的平台,实现资源与需求高效对接。本届民洽会安排“1+4+N”系列活动,包括1场主场活动、4场品牌活动和多场配套活动。主场活动中,多家领军企业将分享战略布局,市科技局携手科研机构和金融机构发布生物制造科技金融联合实验室(天津基地)暨“研发贷+研发险”银保联动产品。大会还设立综合对接洽谈、出海企业对接专场、优质企业项目路演、集中签约仪式、考察参观等活动,为有投融资需求的民营企业、有产业合作需求的中央企业、“科技新势力”企业、“独角兽”企业、金融AIC和各地产业投资基金、私募基金、投行等搭建高效融通桥梁,实现“会场对接、会后跟进”的全流程服务机制。
三是提升“融”的质效,促进区域与产业协同。大会面向全国广泛邀约,集智聚力,为民营经济合作拓宽领域广度,实现跨区域、跨产业的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发布投融资需求。邀请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介绍优质项目及发展前景,邀请投资机构介绍战略布局及投资考虑,帮助投融资双方加强了解,实现快速、精准对接。强化对接洽谈。会期将举办“2025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交流会”,设置对接洽谈环节,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我市重点产业链,组织企业与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和知名基金等开展面对面对接洽谈,切实推动产融合作,力求打造全国民营企业投融资首选平台,全国31个省级发展改革系统民营经济部门负责将参会交流。开展专项活动。举办河西区、滨海新区和武清区三场区级专题活动,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专场交流会,先进制造业投融资专场对接会,农业经济产融合作专场对接会,助力项目精准对接,快速落地。
目前,大会筹备工作有序推进,已邀请包括多家民营五百强企业、科技领军企业、金融机构和国家级产业基金在内的千余位代表参会。同时,面向全国征集近千个有融资需求、投资意向、产业合作需求、上市需求的项目。为精准匹配优质项目资本需求,构建多层次、高效率的投融资对接生态,我们征集了一批头部股权投资基金、知名产业投资机构、大型商业银行及政策性金融机构等投方主体的投资意向,覆盖多元投资主体,丰富投资类型。前期我们已成功举办两场优质项目路演,在生物医药领域和低空经济领域实现优质项目与金融资本良性互动。期待通过民洽会这一平台,展现天津以及全国民营经济的活力,共同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方伟介绍,民洽会融合“民营、金融、科技”三大要素,已成为惠企政策的宣传窗口、科技创新的展示平台、资金融通的合作渠道、信息共享的桥梁纽带。今年的民洽会,天津市科技局坚持四个“聚焦”,打造科技金融特色活动。
一是聚焦科技金融重点地区创新实践,全力争取科技部支持,打造部市合作的经验典范。天津是全国13个科技金融重点地区之一,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规模超过5600亿元,科技贷款余额超过9000亿元,在全国重点城市均位居前列。科技部作为民洽会共同主办单位,市科技局将邀请科技部领导出席民洽会,促进天津投融资活力。
二是聚焦科技金融政策顶层设计,发布天津市科技金融行动方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全国科技大会对科技金融作出明确部署,科技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构建科技金融体制的政策举措,为做好科技金融工作指明方向。天津市科技局等十部门将联合印发《天津市落实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行动方案(2025—2027年)》并在民洽会发布。
三是聚焦天津生物制造领域显著优势和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使命担当,发布生物制造科技金融联合实验室(天津基地)暨银保联动产品。生物制造是未来产业的重要赛道,需要更多金融资源赋能。天津生物制造领域基础雄厚,天津大学和中科院工生所拥有合成生物学领域全国顶尖的战略科技力量。南开大学金融学科底蕴深厚,拥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金融重大项目的高水平研究团队。在科技部、邮储总行、人保财险总公司的支持下,天津市科技局、邮储银行天津分行、人保财险天津市分公司、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前沿研究院、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共建生物制造科技金融联合实验室(天津基地),探索科技金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鼓励“研发贷+研发险”银保联动支持企业研发活动,为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聚焦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常态化举办科技金融特色活动,民洽会的平台永不落幕。今年以来,市科技局与天津金融监管局联合举办天开大讲堂暨清华公管明德讲坛;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联合召开科技金融信贷政策宣讲会暨政银担合作交流会;举办“金桥之友”科技金融大讲堂、“天开融曜”项目路演等活动40余场,服务2500余家科技型企业和金融机构。我们将在民洽会举办科技金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对接会,发布科技金融研究成果、科技金融路演中心运行成果、京津冀科技金融发展服务包,举办天开科创专板企业挂牌仪式,开展优质项目路演活动等。
于为忠介绍,作为2025民洽会承办单位之一,市工商联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始终把民洽会作为民营经济政策创新和民营企业产融合作的平台,与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等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承办好这次会议。经我市积极争取,本次大会得到了全国工商联的大力支持,与往届一样,今年,全国工商联领导将出席民洽会,在主场活动上致辞并与有关领导共同为大会启幕。同时,全国工商联高度关注天津经济社会发展,支持全国工商联直属商会和重点优质民营企业到天津投资兴业,协助邀请全国知名民营企业来津出席2025民洽会。
一是积极联系,做好重要嘉宾邀请工作。市工商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聚焦我市12条产业链和京津冀6条重点产业链,围绕天津市产业和招商需求,在全国工商联的支持帮助下,重点邀请了全国民营500强企业、京津冀企业家联盟及重点产业链联盟企业负责人来津参加2025民洽会。截止目前,市工商联已邀约了19家全国民营500强企业和40余家外省知名民营企业负责人来津出席民洽会相关活动。
二是精心筹划,组织开展产业对接活动。京津冀民营经济产业对接交流会创办于2017年,本次对接交流会主办单位是京津冀三地工商联,承办单位是京津冀企业家联盟,会议主题是“加强联动合作 助力高质量发展”,拟请市投资促进局介绍我市投资环境,请滨海高新区进行重点项目推介,邀请京冀产业园区负责人围绕园区产业发展工作交流发言,组织参会企业赴滨海高新区实地考察重点项目。
外汇局:深化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便利境外个人境内购房结汇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9月15日晚,“国家外汇管理局”官微披露,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深化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有关事宜的通知》(简称“《通知》”)。
《通知》显示,此次深化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有关事宜便利境外个人境内购房结汇支付。境外个人在满足房地产主管部门及各地购房资格条件下,可以在取得房地产主管部门的购房备案证明文件之前,凭购房合同或协议先行在银行办理购房所涉外汇资金结汇支付,后续再向银行补交购房备案证明文件;境内购房结汇支付便利不改变现行境外个人境内购房政策。享受政策便利的前提是境外个人符合房地产主管部门和各地购房资格条件。
北京某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型人工肝,其技术水平应与国际领先水品相当,满足临床需求。
生物型 净化解毒
人工肝 肝脏功能支持系统
生物型 满足临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