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速度!从“不可能”到4周交付纳境科技领跑超表面光学产业化浪潮
在半导体行业里,12到16周的交付周期曾是大家默认的“行规”——设计、加工、组装,每一步都得按部就班,急不来。可就在这样的行业惯性里,纳境科技硬生生把这个周期压缩到了4周。这份“快”,不是简单的赶工,而是靠超表面光学交付工艺的创新突破,在行业里立起了一块新的效率标杆。
能做到这份“颠覆”,背后藏着纳境对技术的死磕:他们把半导体的CMOS兼容工艺和晶圆级光学工艺拧成了一股劲。要知道,这套交付流程牵涉前后道多个工艺环节,每个环节都得严丝合缝,“难度大、站点多、周期长”,过去行业里没人能打破这个困局。而纳境一边在超表面光学领域扎深根练硬功,一边拉上12英寸产线、后道加工产线做“盟友”,才终于打通了从设计到交付的“快速通道”。
9月28日,潮新闻记者走进位于杭州天目山路的纳境科技,和公司CEO龚永兴、副总经理钟滕慧聊起了这份突破背后的故事——有压力,有坚持,更有对未来的笃定。
在科技行业,“快”往往意味着抢占市场的先机。纳境早就摸透了这个理,他们和国内55nm光刻线等半导体供应链伙伴绑紧了合作,搭起了一套“自己能掌控”的供应链体系——这也是4周交付能落地的关键。
“以前我们对外部供应链依赖程度较高,某种程度上,只能等着,心里没底。”龚永兴想起过去,语气里还有些感慨。真正的转折,来自上个月一笔客户的紧急订单:“那单业务,连客户自己都觉得‘不太可能’,我们却咬着牙接了。”
接下订单后,纳境彻底打破了“只提需求、不管过程”的老办法。他们派团队扎进供应链的每个环节,和4家供应商拧成一股绳:白天围着产线对接工艺细节,哪个环节卡壳了,当场坐下讨论解决;晚上开视频会同步进度,哪怕加班到深夜,也得把当天的活儿清完。
就这样连轴转,从定方案到交货,总共才用了一个多月,其中实际加工周期就只有4周。“上周五(26日)刚把货交出去,客户拿到手时,都不敢相信这么快。”龚永兴说这话时,眼里带着点藏不住的骄傲。
这份“客户要什么,我们就尽全力做到”的劲,在消费电子这种快节奏行业里格外吃香。副总经理钟滕慧笑着补充:“客户选我们,不只是看中技术,更因为我们团队靠谱——不推诿、不敷衍,有问题一起扛。”如今,这条高效的供应链,成了纳境手里的“硬底气”,让他们在竞争中稳稳攥住了主动权。
交付快了,纳境的技术也终于从实验室里“走”了出来,实实在在落地到了大家的生活里。回顾今年年初,他们拿下全球首个近红外领域的千万级量产订单,不仅证明了超表面技术能大规模生产,更让行业看到了它的潜力:原来这门技术,能真真切切用在我们的日常里。
在消费电子领域,纳境已经和国内手机头部厂商建立了合作,成了业内第一个把超表面技术用在手机可见光项目上的企业。他们一起研发的“超小型摄像头”,很快就要用在下一代手机的前摄上。以后大家用手机,不仅更薄了,摄像头也更隐蔽,功能更全了,揣在口袋里更舒服。接下来,他们还打算推进后摄的项目,让手机整体更轻薄,更强大。
除了手机,纳境和国内一线大牌手机厂商合作的结构光项目、人脸识别项目、折超混合项目也在稳步推进。按照计划,搭载这些超表面技术的手机,未来两年内就能和大家见面。这也意味着,超表面技术终于正式走进了主流消费电子的核心供应链,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
而纳境的脚步,远不止于手机。作为全球超表面光学技术的领先企业,他们的业务已经覆盖了IoT、机器人、车载、XR、光通信等多个领域,和不少行业头部企业都达成了合作。钟滕慧透露,今年下半年,他们还有个小目标:拿下全球某领域领先的量产订单。“要是能成,今年的市场布局就真的圆满了。”一句话,道出了纳境在商业化落地里的十足底气。
从全球来看,超表面技术正站在“爆发”的前夜。首家纯超透镜公司MetaOptics Ltd.成功上市,美国Metalenz和意法半导体深度合作——资本市场和行业巨头都在往这条赛道上挤。而在这场全球比拼里,纳境已经稳稳站在了第一阵营。
和国外同行比,纳境的优势不只是技术够前沿,更在于“快”得离谱:30天左右的交付周期,远快于行业平均水平,连国外客户都忍不住惊叹:“这根本不可能做到!”龚永兴笑着说:“国外的终端客户通过合作伙伴跟我们说‘你们这效率,在我们这儿至少要3个月’,对我们特别认可。国庆节后,合作伙伴还要专门来杭州拜访我们团队,想好好聊聊接下来如何深化合作。”
这份认可的背后,是纳境在技术上的“不满足”。他们没停下研发的脚步:一边优化现有技术,让产品更稳定、成本更低;一边已经启动了下一代产品的研发,瞄准的都是国外还没开始做的领域,比如能让设备体积再减一半的平面化光学系统,还有能让光学反应更快的“AI+超表面芯片”结合技术。“我们就是想一直往前跑,把技术差距拉得再大一点。”龚永兴的话里,满是坚定。
亮眼的成绩也让纳境收获了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光学工程前沿交叉优秀成果”“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浙江省最具投资价值创新企业”……
上周,公司荣获杭州市“新雏鹰”企业认定,团队在欣喜之余,也深感肩上的责任更重了。这代表着官方对纳境研发能力的认可,也意味着更要把技术做扎实。钟滕慧说,现在团队满脑子都是 “做好准备,接住更大的市场机遇”:一方面继续提升量产能力,把近红外、可见光这些细分领域的优势抓得更紧;另一方面加快开拓新的研发方向,和更多终端厂家合作,摸索更灵活的商业模式。
按照纳境科技的规划,未来公司会一直以超表面技术为核心,拓宽应用边界,目标是打开一个千亿级的市场。但这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要让超表面技术真的“改变行业,更改变生活”。未来,那副能实时翻译的AI眼镜,或是在雾天确保行车安全的光学系统,其技术内核,都源自纳境今天的每一步坚持。而他们正在做的,就是让“无处不在的智能光学”,慢慢融入每个人的生活里。